给生命一段独处的时光
给生命一段独处的时光
久居闹市,总让人向往一段独处的时光。喧嚣的社会,浮躁、不安,塞满了我们的生活。
想想,在一个陌生的地方,看不到一张熟悉的面孔,只有微风,只有自然地站在那的树木,只有几把野草,只有一条泥路……还有或远或近的河流、山岚、雾霭;隐隐约约的虫鸣鸟叫;阳光就在脸上,清清透透;几滴被脚步声惊落的晨露,打湿了你的裤脚边……
当然,迎接你的不光是寂寞,更多是精神的愉悦,是自然世界和心灵世界的碰撞。一段独处的时光就是一首寂寞的歌,而我们就在寂寞中诞生,在寂寞中升华,在寂寞中走向某个终点。一段独处的时光是心灵被喧嚣灼伤后的一剂良药,喧嚣中的利欲,到头来,不过是生命的悲剧,总要用独处来疗伤。
独处时刻,拥有了一生中最自然、最纯真、最安静的时光,是灵魂在接受自然的洗礼,也是忘却痛苦,重新燃起希望之光的时刻。它让我们的精神穿越时空,抵达任何一个你想去的地方和年代。那些击沉过自己的过去就从你的幻想中溜走,你所惧怕过的未来就变得不再恐惧。
独处,其实是一段人生的风景,独特、孤独寂寞,还听起来恐慌却不乏深刻,别样的美丽。独处,常常让你忘了时间,忘了地点。可,到头来,只有亲身体会过才可以知道,独处是精神家园中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,是成长岁月里的一种历练,是生命的升华。回忆起来,都是满满的快乐。
独处也是一种能力
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,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,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。反过来说,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,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。
独处也是一种能力,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。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,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。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。一是惶惶不安,茫无头绪,百事无心,一心逃出寂寞。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,安下心来,建立起生活的条理,用读书、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。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,一种创造的契机,诱发出关于存在、生命、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。
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,虽则有些寂寞,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。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,在独处时,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,回到了自己。这时候,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,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。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。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,引经据典,那是闲聊和讨论;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,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。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,那只是旅游;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,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。
从心理学的观点看,人之需要独处,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。所谓整合,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。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,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,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。所以,有无独处的能力,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,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。
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“自我”呢?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,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。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,你是感到百无聊赖,难以忍受呢,还是感到一种宁静、充实和满足?
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,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、喜欢朋友的人,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,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。在他看来,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,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。
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。但是,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。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,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,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,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。只要闲了下来,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。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,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。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。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,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,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,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。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,越来越没有了自己,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。
借用马德的话说——一个人的灵魂,只有在独处中,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,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。也就是说,只有独处,才能把迷失在喧嚣尘世里的自己找回来!
===关于同行者书友汇===
同行者书友汇——以书会友,为您提供高质量的社交和阅读空间!专注于心智成长和人际沟通。
同行者的理念:三人行必有我师,我们一起分享、实践、成长!与良师益友同行,与梦想同行!
微信公众号:walk-mate
网址:www.walk-mate.cn
Q群:261081758
每周一推,倡导生活六方面的平衡(家庭|事业|健康|财富|关系|自我)